教研“马拉松”冲刺课堂革命!14天7场深度研讨,跑出教学新样态
来源:品牌宣传处   作者: 巴川中学   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6:43    浏览次数:

三月,春风携暖意款款而来

巴川校园的教研热浪已掀新潮

博雅楼、融汇楼会议室成为区域教研的重要阵地

为何是巴川?

答案藏在今天的推文里

为何是巴川?答案藏在细节里

学术实力+团队协作

“每次教研活动选在巴川,总能让老师们收获满满!”这是参会教师的真实心声。为何巴川能成为区域教研的首选地?答案藏在两大关键词里——学术实力与团队协作。

在博雅楼阶梯教室里,任元元老师的粉笔在黑板上快速滑动,一道分式化简题被拆解成“一看、二定、三算”的清晰步骤。学生们低头演算,任老师穿梭其间,轻声提醒:“符号优先,步骤清晰!”后排听课的老师们感慨:“巴川的复习策略既接地气又高效,尤其是对基础题型的零失误要求,值得借鉴!”

高三物理“一诊质量分析会”上,巴川教师团队带来一堂精准高效的复习示范课。课堂中,教师紧扣高考命题趋势,通过“问题导学”层层推进,既有知识点的深度解析,又有易错题的巧妙突破,让观摩教师直呼“干货满满”。

这些亮眼表现的背后,是巴川教师团队的“三大法宝”:课堂研究精细化、试题研究系统化、精准个辅个性化。从新教师的“过关课”到骨干教师的“精品教研课”展示,从学科组的“每日一研”到跨年级的“试题库共建”,巴川用扎实的教研行动诠释了“学术话语权”的真正含义。

团队协作,打造教研“硬核实力”

    细节彰显巴川标准    

如果说学术底蕴是巴川的底气,那么“团队协作”便是制胜法宝。在承办全区教研活动时,教务处牵头,年级组、学科组、后勤部门通力协作,从会场布置到课程安排,从资料准备到流程把控,每个细节都彰显“巴川标准”。

以初三数学研讨会为例,活动前一周,数学学科组全员便已参与进来:学科组长带领骨干教师反复研究示范课,青年教师负责设计互动环节……后勤团队也已提前调试好设备,甚至细致到每一张座位卡的摆放角度……“我们不仅要呈现一堂好课,更要让参会老师感受到巴川的用心。”一位筹备组成员这样说道。

这种“团队基因”也深深融入日常教学。在巴川,每位教师的成长都不是“单打独斗”——新教师有“师徒结对”助力快速上手,骨干教师有“学科智囊团”支撑课程创新,赛课教师更是能调动全校资源,从课件设计到语言表达,从学生管理到教具制作,团队的力量让每一堂课都成为“精品”。

三大学科优质课大赛:以匠心续写传奇

   用匠心打造标杆   

教研热潮未退,又将迎来三场教育盛事——初中生物、初中地理、高中语文学科优质课大赛即将在巴川拉开帷幕!尽管比赛细节尚未公布,但巴川早已做好准备。

巴川的目标从来不只是参赛,而是用匠心打造标杆!为打造“巴川好课”,由资深教师牵头,青年教师全力配合,从课程理念到环节设计,从实验创新到学生互动,细节处都经过反复推敲。而学校资源库也将为参赛教师提供强大支持,无论是经典案例还是前沿素材,都能“一键调用”,助力课堂“既扎实又灵动”。

这场大赛不仅是教师个人能力的舞台,更是巴川教育理念的集中展示。巴川倡导“教育不是孤军奋战,而是团队协作。老师们用每一堂课证明,巴川的‘高质量’绝非偶然!”

辐射全区,共绘教育新图景

   用匠心打造标杆   

承办一场教研活动,彰显的是一所学校的担当;引领区域教育发展,书写的是一所学校的格局。巴川的教研行动从未止步于“独善其身”,而是始终以“辐射周边”为己任。

在每一次的教研会上,在每一次的跟岗研修活动中,巴川教师毫无保留地分享“教学研究心法”和“教学策略”,让参训教师感叹:“原来高效课堂可以这样落地!”

“巴川的经验让我们看到了方向!”一位教师感慨道。尽管各学校存在客观差异,但巴川的教研智慧始终以“可复制、可推广”为原则。例如,学校用“计算能力提升三步法”,让更多老师有了助力学生夯实基础的途径。

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,

教研是一段智慧的接力。

从一场场教研活动的成功承办,到各学科优质课大赛的蓄势待发,巴川正秉持“学生为中心”的理念,用精益求精的教研态度、开放共享的教育胸怀,与教育同仁携手,共同描绘“高质量教育”的新图景!

上一条信息: 人机共生的心跳,一场科创节的未来呼吸宣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