审美,关乎国之强大、人类之进步
美育是什么?
美育是画画?是人人会唱歌、跳舞?
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告诉我们
品味一首诗,欣赏一幅画,感受自然风景时
感知到的浓厚的趣味就是审美
巴川坚持“以美育人、以文化人”
将美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
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
让孩子具有捕捉与感受美的能力
在刹那的限量生活里
寻求到极量的丰富和充实
他们的创造力、生命力得以绽放
这,就是我们强调美育、践行美育的意义
美育——巴川力量
通往广阔的世界
在对的时间,对的地点,我们总可以看见孩子的耀眼夺目。就如在刚刚过去的“重庆市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”中,巴川的孩子荣获了多个一等奖。
重庆市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现场
当他们在台上闪闪发光的时候,我们的老师们也在美育的路上,成长为一支师德师风优良、专业技能精湛的美育教师队伍。
张仁通老师
在“重庆市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”中获得“先进个人”称号
学校也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与表现,获得“优秀组织奖”。
这些是巴川中学在美育路上留下的又一个坚实足迹。2023—2024学年度,巴川艺体共获得区级以上集体类奖项36项,个人奖项357人次。回顾巴川历年的美育经验,那些宛如满天繁星的巴川学子,正是在美育的浸润下各放异彩,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。
美育——常态优质
用课堂筑牢美育根基
在巴川,音乐、美术等科目已然摆脱“副科”标签,在课堂、社团、校园文化等多元框架中,渗透进校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,成为“润物细无声”的存在。
课程为基,搭建巴川学子探索艺术世界的起点。艺术项目走班,作为巴川美育课堂的特色,为每个孩子提供了个性化、多元化的艺术学习路径。从音乐领域的口琴、口风琴、竖笛、尤克里里、双排箫,到美术课堂的国画、丙烯画、素描、篆刻等,再到人人参与的舞蹈、书法课堂。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体系,更在他们心中种下美的种子。
这些课程并非局限于知识的传授,而是与学校多年实践积累的艺术项目评价体系紧密结合,从基本技能考核、基础知识掌握以及艺术素养提升三个维度,对孩子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评价。不仅关注孩子们的技能成长,更重视他们在艺术领域中的感悟力与创新能力。
社团为辅,进一步拓展孩子们的美育视野。在这里,他们可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讨艺术的奥秘,共同创作出令人惊叹的作品。社团活动的开展,不仅让孩子们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现,更激发了他们对艺术的无限热爱。
美育——启智润心
打造“人人皆美”的校园氛围
“舞蹈让我懂得了坚持的意义。”这是舞蹈课后,几个孩子跟老师聊天时吐露的心声。美育正是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认识自我,探索内心世界,拓宽着独属于他的心灵花园。
在巴川,美育的实践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社团。学校还通过举办各种美育活动,如学生周末广场音乐会、校园文化艺术节、一年两期的美术项目班作品展等,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。通过践行“行走中的课堂”,老师带着孩子们走进大自然,走进美术馆,去创作,去感知每一幅作品,了解艺术家的心路历程,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。
此外,学校开展“名家进巴川”活动,邀请一大批艺术名家,为孩子们提供专题讲座、艺术交流、现场展示等美育浸润行动。在2024年7月的“‘名家进巴川’巴川之夜音乐品鉴会”上,李丹阳、刘和刚、降央卓玛、王琪四位著名艺术家成为巴川学子的“梦想领航大使”,孩子们得以聆听名家教诲,感受艺术魅力。
这些活动锻炼着孩子们的艺术才能,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,更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了艺术的魅力和价值。通过这些活动,学校构建了一个全方位、多层次的美育体系,让孩子们学会欣赏美、创造美、评价美、传播美。
浸润,是美育实施的核心路径。在巴川,美育不仅是一门课程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。它让孩子们在艺术的海洋中畅游,感受美的力量,激发创造的火花。巴川“人人个个”普适的美育特色,正在从另一个角度彰显着“中国素质教育第一品牌”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