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元旦晚会透视:打造中国素质教育第一品牌的路径
来源:品牌宣传处   作者: 巴川中学   发布日期:2025-01-09 16:22    浏览次数:

当今社会,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

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更是被广泛倡导

然而,面对这一宏大目标

学校究竟应该如何行动?

这不仅是家长的期待,更是教育者深思的问题

今天,让我们透过一场元旦晚会

看看巴川给出的答案

 

小舞台绽放大梦想

多元与尊重并行

音乐情景剧《Tough love》的雏形来自于新高中的一个特色活动——英语配音达人秀。其独特的创意和孩子们的默契配合,让节目在达人秀的舞台上便备受好评。以反串后妈一角的唐干同学为例,在本次晚会总导演孙兵兵老师看来,他“不仅演唱十分出色,表情和肢体动作也都极具水准,每一个动作都在戏里”。

这种高水平的表演,得益于在学校多元化和包容性文化的熏陶下,孩子们的艺术梦想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呵护。各学部、各年级通过举办如“英语配音达人秀”、“语墨诗词大会”等各类活动,不断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。正是这样的环境,让《Tough Love》这样的优秀作品得以孕育、成长,并最终在元旦晚会的舞台上绽放光彩。

小舞台演绎大文化

热爱与传承共进

当我们看到一群身着华丽狮服的同学在舞台上翻滚跳跃,生动展现着舞狮的威武与灵动时,很难想象他们是零基础参演。直到演出前7天,都还在反复练习基本功。让他们坚持的勇气来自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传承责任的担当。

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,在巴川并不少见。当一条条色彩斑斓的巨龙随着《节日欢歌》的音乐,在舞台上气势恢宏地翻腾起舞;当杂技《滚环》的演员精准而灵活地控制巨大铁环,并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,现场赞叹声此起彼伏。无论是台上的表演者,还是台下观众,在这一刻用自己的行动,证明了传统文化并非遥不可及的古董,而是可以融入生活、焕发新生的宝贵财富。

小舞台映照大情怀

家校同心同行

让观众潸然泪下的节目《是妈妈、是女儿》的妈妈们,为了更好的呈现节目,付出了巨大的努力。她们每天在下班后准时赶到学校排练,有的妈妈甚至需要从较远的乡镇赶回来,但她们从未缺席过任何一次排练。这种用心投入,是她们对节目的重视,也是她们对家庭、对孩子深深的爱,更是对家校共育的坚定站位。

小品《开不了口》用直接了当的方式告诉家长们,在育娃的路上,不能是父爱如山的“沉默”,应该积极、直接地夸奖孩子,表达爱意。许多爸爸在观看节目后纷纷破防,表示“元旦节一定夸出口”。这种正面的反馈,正是学校向家长们传递教育观念和方法,以引导家长们更加科学、合理地养育孩子,也是学校在家校共育理念上的又一次探索与实践。

小舞台展现大风采

以身雕刻鲜活榜样

当21位老师踩着青春活力的舞步跳着《舞彩青春梦》,台下瞬间变成孩子们集体打call现场。从熟悉的讲台,到陌生的舞台,老师们也需要克服各种困难。肢体的不协调、时间冲突、老师的包袱……害怕跳不好,害怕做不了正面示范。他们除了每天至少两个小时的集体训练,还会录制视频,回家继续练习,也会反复琢磨一个动作,向老师、动作学得快的同伴请教。直到表演当天化完妆,老师们还在各自练习着。

坚持下来的毅力有对于新事物的热爱,有为孩子们树立鲜活榜样的希望。当孩子看到老师们讲台和舞台的反差,认识到老师的多面,也感动于他们的付出。

小舞台见证成长

艺术教育绽放光彩

一台元旦晚会,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人的成长。他是为了各种乐器更好配合,不断探索间奏呈现方式的孩子;是为了舞台效果完美呈现,自己搬来高脚凳,半坐半立弹琵琶的孩子;是用《海阔天空》燃炸全场的的孩子;是在“重庆市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”中获得一等奖、表演《Carol》的合唱团与《山水间·倾城色》的舞者们;也是台下学会欣赏与赞美他人的孩子们。这些都是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最好证明。

这些成长是一步步堆叠,一次次引导的结果。让孩子们知美、懂美、评价美、传播美,学校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审美教育体系。从各学部特色活动的红火开展,到学校各大社团蓬勃发展,见证着孩子们艺术素养的不断提升。学校的“五大节日”——“开学”启航、“科技”赋能、“读书”明理、“体育”砺志、“艺术”润心,共同构成了五育并举的教育生态,践行巴川育人理念的多彩课堂,为孩子们打造快乐、健康的学习空间。“五百工程”,则通过百场讲座拓宽视野,百部名著滋养心灵,百个实验激发探索,百首名曲陶冶情操,百幅名画启迪审美,全方位、多层次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。

重庆市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现场

学校以全面的素质教育为核心,致力于打造“中国素质教育第一品牌”。在保障孩子们学业成绩稳步提升的基础上,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,致力于培养既有扎实学识,又具备良好品德、强健体魄、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。这是对每一位学生、每一个家庭、乃至整个社会的庄严承诺,是教育最纯粹的初心与使命。

上一条信息: 钢琴跨界,看他们“玩”出新花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