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育节 | 参赛者、赛事观察员、志愿者……让每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
来源:品牌宣传处   作者: 巴川中学   发布日期:2025-01-09 11:09    浏览次数:

总有比我更擅长这个项目的同学

我还能参加体育节吗?

可是,我不想再做一个旁观者!

我也想成为赛事的参与者!

  

巴川中学2024年体育节人人有参与,个个有成长

它超越了传统竞技的范畴

成为一次心灵的洗礼、一次素质的锤炼

一个大型活动下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试验场

一个彰显巴川素质教育创新实践的展示台

这一场盛宴,是巴川“以体育人”的生动实践

我们以体育节串起各项体育活动,延伸拓展出9大赛事,7项活动,为什么要花大量精力去做好体育节?

一切只因,体育精神已超越体育运动本身,它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,它蕴含着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引导意义。

“以体育人”,一直是我们的追求。

多路径培养强健体魄

今年的体育节开幕式上,高三学生打着八段锦、七年级学生做着动感欢快的3.0版本广播体操、跳着活力十足的啦啦操……

这是学校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定制课间操的生动展现,也是各年级常态化做好课间操的一场汇报展示,他们动静相宜,颇见“功力”,他们活力四射,阳光健康。学校通过多路径培养学生强健体魄,一直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,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运动中收获健康快乐。

“每天一节体育课”、项目走班制、课间三操,保证每个孩子每天运动时间>60分钟,扎实开展常规体能训练,坚持每学期体育检测,验证体育教学效果。

开设篮球、足球、羽毛球、乒乓球、国标舞等各种体育社团;定期举办各种体育比赛活动、田径运动会、趣味运动会,不仅是为孩子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,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,激发运动热情,塑造强健体魄。

常态化体能训练课打好基础,开设多种体育项目班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个性需求,以此实现能力和素养兼得、共性和个性兼顾的体育思路。

在全区体质健康比赛中,对学生视力、肺活量、 身高体重指数等身体形态、运动习惯与运动技能的监测中,我校初高中组双双获得第一名,均高出第二名30个百分点。

体育没有旁观者

这几天,几段运动会的航拍视频在朋友圈被刷屏,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。这些视频是由学校新媒体艺术项目班的同学们和“航拍达人”代丰瑞同学一起构思、拍摄、剪辑而成。

“参与不到运动中去,也要参与到运动会上来。体育节,没有旁观者。”老师们在体育节前班会课宣讲时一再强调。每个班级都安排了体育节分工表,参赛者、撰稿人、赛事观察员、写生组、摄影队、啦啦队……每个孩子都在体育节前做好了角色定位。

孩子们设计的会徽正在展出

他们学着分工、面对挑战、承担责任、完成任务,为体育节留下弥足珍贵的回忆。活动结束后,每个班都开展了总结,孩子们做着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。在客观而真诚的评价中,复盘着自己的工作完成度,也完成了一次清晰的自我认识。

我们践行“以体育人”,将体育精神贯穿孩子的成长,用体育节完成一场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的检验,并将体育精神内化为孩子心中的信念和追求。

孩子们画笔下的现场

搭建家校共育桥梁

开幕式上,有一个特别的方阵,一入场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。这个方阵便是由40位家长组成的家长赛事观察员方阵。在学校的邀请下,他们以工作者身份,深入到赛场的每一个角落,每一个环节。

开幕式上的家长方阵

赛场上,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支持着孩子们,尽心尽责完成工作,为孩子们树立榜样。赛场外,他们用自己的双眼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与变化(点击查看家长的别样分享)。他们观察着学校的环境、设施、管理等方面的情况,也拿着餐券和学生一起,到食堂亲身体验孩子们的日常饮食。

我们以开放的姿态,让家长全方位地参与学校活动,打破家校壁垒,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温馨、和谐、美好的成长环境。

我们的体育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,一个符号,它更是一个平台、一个载体。它承载着学校对素质教育的期待和愿景,也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。我们也将继续贯彻“以体育人”,不只培养孩子的强健体魄,也要培育出孩子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。

上一条信息: 体育节 | 开幕式拍了拍“你”,准备接受青